得镡世叔邮寄胜利唱酬集,漫赋二律寄之,兼简许伯建课长、漆颂平秘书渝州 其二 (丙戌)

枉抛心力事长哦,犹忆劳生索和苛。
未握灵珠羞脱腕,不量下驷欲凭河。
倚楼无限苍茫外,剩见空檐夕照多。
为问巴渝何处是,春流双鲤托微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晚辈收到长辈寄来的诗集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作品。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画面感,表达了三种交织的情感:

1. 惭愧与自谦 前四句像在说:"我费尽心思写诗总觉不够好,想起您当年严格要求我和诗的情景。就像手里没有明珠却想献宝,骑着劣马却想渡河",用"明珠劣马"的比喻,生动展现面对前辈佳作时"自愧不如"的心情。

2. 时光流逝的怅惘 "倚楼望见苍茫远方,屋檐下只剩夕阳余晖"这两句勾勒出黄昏独倚高楼的画面,夕阳象征岁月流逝,暗示战乱年代(1946年丙戌年)文人漂泊的普遍境遇。

3. 跨越距离的文人情谊 最后两句最温暖:"不知重庆(巴渝)在哪个方向,就让春水带着我的信(双鲤)漂向您吧"。用"春水托信"的意象,把不能相见的遗憾化作诗意,展现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的雅趣。

全诗妙在将"收诗集"这件小事,写出了三层境界:对前辈的敬重、对时代的感怀、对友情的珍视。就像我们现代人收到长辈寄来的书,既感动又怕自己回应不够好,最后选择用文字传递心意一样,充满生活气息又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