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刘卿材见寄之什

风波一相失,倒指岁月耗。
交情见千里,文字每教告。
胸中饱耘锄,勉我获以道。
踟蹰竹帛间,相期古人到。
十年走尘土,心不勇于躁。
乃知镌磨益,不必砚席好。
君屈百里官,卓趋而鲁蹈。
不使鞭朴教,人情自倾倒。
讼稀禾黍登,醺若饮醇醪。
使者席未暖,姓名达珪瑁。
麒麟踊跃起,志远无近报。
粪土龊龊者,锱铢较称号。
青冥脚可插,泥途迹将扫。
宁知西山民,归车恐君膏。
我行省版舆,假途期问劳。
理声如壁邻,叹息不可造。
遥知诗书宰,优游漆园傲。
极目西飞云,徒使瞳子眊。
敢期枉佳作,绸缪肺襟奥。
大句驱老意,木古风雨暴。
惊味无厌已,败者豆笾犒。
我辄牵勉和,徒手大阿冒。
酌酒持君诗,吟哦舌根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朋友间的赠答之作,用平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十年友谊和人生感悟,充满温暖的人情味和深刻的生活智慧。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友谊的珍贵(前12句) 诗人回忆与刘卿材相识十年的点滴:虽然相隔千里,但常通过书信交流学问。朋友像农夫耕耘土地一样耐心开导他,两人共同钻研古籍,相约向古人看齐。十年奔波中,这份不浮躁的友情让他明白:真正的成长不在于优越的环境("不必砚席好"),而在于互相砥砺。

2. 为官的境界("君屈百里官"至"归车恐君膏") 这部分赞美朋友的为官之道:作为地方官,朋友不靠严刑峻法("不使鞭朴教"),而是以德服人,使得百姓和睦、庄稼丰收。这种治理就像美酒般令人陶醉。虽然朋友即将高升("姓名达珪瑁"指获朝廷重用),但他志存高远,不像某些斤斤计较的小官。百姓甚至担心他升迁后,自己会失去这样的好官。

3. 诗文的交流(最后部分) 诗人说自己路过朋友辖区想去拜访,但听闻朋友像古代贤吏般逍遥自在。收到朋友寄来的诗作后,他反复品读直至口干舌燥。诗中雄浑的气势让他惊叹不已,于是不顾才疏学浅("徒手大阿冒"指空手舞剑般勉强),也要提笔唱和。

全诗亮点在于: - 用"饮醇醪"比喻善政,用"粪土"对比庸官,形象生动 - "青冥脚可插"展现远大抱负,"泥途迹将扫"暗喻涤荡官场陋习 - 结尾的"舌根燥"夸张地表现了对朋友诗作的痴迷

诗中传递的核心思想是:真正的友谊和仕途成就,都建立在真诚待人、踏实做事的基础上。这种超越功利的人情美和务实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黄庶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