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兰露滋香泽,松风鸣珮环。
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杳眇同天上,繁华非代间。
卷舒混名迹,纵诞无忧患。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咏史》通过对古代名士谢安石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情操和盛名背后的艰辛的理解和赞美。下面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

1. 高洁非养正,盛名亦险艰。
高尚的品德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和努力的。盛大的名声也充满了风险和艰难,不能轻易获得。

2. 伟哉谢安石,携妓入东山。
谢安石真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带着娱乐的人(姬妾)到东山游玩。这里的“东山”是一个隐逸之地,暗示谢安石向往隐居生活。

3. 云岩响金奏,空水滟朱颜。
在云岩之间响起的音乐如同金属般响亮,水面上映照着红润的脸庞。这里描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景的隐居生活场景。

4. 兰露滋香泽,松风鸣珮环。
花露滋润着芳香的水泽,松风中回荡着佩环的声响。这里形容的是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5. 歌声入空尽,舞影到池闲。
音乐和歌声似乎飞入了空中,舞者的身影则停留在水池边,静谧而悠远。这里通过音乐和舞蹈的描写,突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6. 杳眇同天上,繁华非代间。
他的生活如同天上一样遥远超凡,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失去光彩。这里强调了这种生活的永恒和超脱。

7. 卷舒混名迹,纵诞无忧患。
他能自如地出入于世俗和隐逸之间,无忧无虑,不为名利所累。这里的“卷舒”形容他的行为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8. 何必苏门子,冥然闭清关。
何必一定要像苏门山的子期那样,终日闭门隐居。这里表达了诗人认为谢安石的生活方式已经足够超凡脱俗,无需再刻意隐居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谢安石的隐居生活,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认同。

王丘

王丘(?--743),唐诗人。字仲山。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太子左庶子王同晊子。幼擢童子科,后登制科,拜奉礼郎。长安中,官监察御史。开元间,历考功员外郎、紫微舍人、吏部侍郎、尚书左右丞、黄门侍郎。丁父忧,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迁御史大夫,俄转太子宾客。终礼部尚书。卒。赠荆州大都督。善词赋。《全唐诗》存其诗三首,《全唐文》存其文二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