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菊

粲粲发幽芳,何愁午夜霜。
花先开六月,节不待重阳。
彭泽应无种,东篱未有香。
王弘如此见,必遣白衣忙(同上书页二三五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夏菊》赞美了菊花在夏季提前开放的独特品格,通过对比和用典,展现了菊花不随流俗的傲骨。

前两句写菊花在幽静处灿烂绽放,散发清香,不畏惧半夜的寒霜。这里用"粲粲"形容花开得明亮耀眼,"幽芳"突出其清雅特质。"何愁"二字表现了菊花无所畏惧的品格。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凸显夏菊的特殊性:它不像普通菊花那样等到重阳节(农历九月)才开放,而是早在六月就绽放;它既不是陶渊明(彭泽县令)种过的品种,也不是他东篱下的那种菊花。这里用陶渊明爱菊的典故,反衬出夏菊的与众不同。

最后两句用晋代王弘派白衣人给陶渊明送酒的典故,想象如果王弘看到这样的夏菊,一定会急忙派人来欣赏。这个典故的活用,既增添了趣味性,又进一步烘托出夏菊的珍贵难得。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比、用典等手法,将夏菊不随俗、不畏难的品格生动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特立独行品格的赞赏。诗中"花先开六月,节不待重阳"等句,尤其能引发读者对突破常规、敢于创新的思考。

顾逢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