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三首 其三
广野散黄叶,其始并高树。
霜气一以肃,委弃满中路。
煌煌荐绅子,今在衡茅住。
敝衣尚缀锦,朝餐每夕哺。
亲朋多要津,雄视骋高步。
轩车非不来,室远重屡顾。
松柏知后雕,阴阳有根互。
春风发故枝,君子强自固。
霜气一以肃,委弃满中路。
煌煌荐绅子,今在衡茅住。
敝衣尚缀锦,朝餐每夕哺。
亲朋多要津,雄视骋高步。
轩车非不来,室远重屡顾。
松柏知后雕,阴阳有根互。
春风发故枝,君子强自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显赫、如今落魄的士人形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对比,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四句用秋天落叶比喻人生起伏:原先生长在高枝上的黄叶,一旦秋霜降临,便零落成泥。这暗示诗中主人公("荐绅子")曾是有地位的官员,如今却住在茅草屋中,穿着打补丁的锦袍,连早饭都要留到晚上吃。
中间六句形成强烈反差:他的亲朋们仍在官场得意("要津"指重要职位),乘着豪华马车("轩车")招摇过市。虽然这些权贵也会来拜访他,但更多是出于礼节性的探望,而非真心交往。
最后四句是全诗精华:诗人用松柏经冬不凋的特性,比喻君子在逆境中的坚韧。树木看似枯萎,但只要根系完好("阴阳有根互"),等到春风吹来,就能重焕生机。这是告诉人们:暂时的落魄不必沮丧,保持内心的高洁品格("君子强自固"),终有东山再起之日。
全诗妙在用落叶、松柏这些常见景物,把"人生起落"这个抽象道理讲得生动具体。既同情主人公的遭遇,又给予温暖的鼓励,这种"低谷时不妄自菲薄"的智慧,对现代人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