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其二

昆仑与玄圃,实惟王母台。
云和扬妙音,容成进玉杯。
双材悲不纳,抗歌一何哀。
戴胜慭既欢,蛾眉皬已摧。
幸有三青鸟,为我衔书来。
阿环总真籍,五岳秀骨开。
元气亘不死,与之久徘徊。
神仙济万世,蜉蝣安在哉。
霆声发春荣,百卉纷以茁。
清风有时来,香草遂见别。
幼清好奇服,纫之为佩纕。
盈腰户服艾,不采庸何伤。
众嫭妒盛颜,彼姝爱时节。
愿言长敷荣,毋使芳非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仙境世界,同时暗含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描绘昆仑山上的神仙世界:王母娘娘住在昆仑山和玄圃仙境,那里有美妙的仙乐、玉杯美酒。但诗人用"双材悲不纳"暗示即使在这样的仙境,也有不被接纳的遗憾,带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神仙长生不老的特性:三青鸟传信、仙女阿环掌管仙籍、五岳山神永葆青春。诗人用"蜉蝣"对比,说凡人的生命短暂如蜉蝣,而神仙却能济世万代。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回到现实中的春天景象:春雷唤醒百花,清风送来香草。诗人自比屈原("幼清"是屈原的字),表示要像屈原一样佩戴香草保持高洁。最后表达希望美好事物能长存的心愿,暗含对现实中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把神话仙境写得生动具体,让读者仿佛看到仙乐飘飘、青鸟传书的画面 2. 通过"蜉蝣"的比喻,巧妙对比神仙永恒与人生短暂 3. 结尾转入现实,用香草象征高洁品格,表达坚守本心的态度 4. 语言优美,像"霆声发春荣"写春雷,"清风有时来"写春风,都很有画面感

诗人通过描绘仙境之美,其实是在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思考:生命虽然短暂,但人可以像佩戴香草一样保持高尚品格,让精神层面的美好长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