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

轩前列群山,轩后得虚室。
宛若成都居,枵然惟四壁。
清明照窗牖,不待秋月色。
万籁悄无声,终年饱岑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居所,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四句写房屋环境:门前群山环绕,屋后留出空荡的房间。这让人联想到成都那种悠闲的生活氛围,房间里空荡荡的只有四面墙壁。这里用"枵然"形容房间的空旷,暗示主人不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着重描写环境带来的心灵感受: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不需要等到秋月就有清朗的光线。周围万籁俱寂,整年都沉浸在深沉的宁静中。"清明"既指光线明亮,也暗指心境的澄澈;"岑寂"则强化了远离尘嚣的孤独美感。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最朴实的语言构建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空间 2. 通过"虚室"这个意象,展现了中国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3. 动静结合的手法,群山与空室、阳光与寂静形成巧妙对比 4. 传递出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哲学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居住环境的白描,自然流露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让读者感受到简单生活中蕴含的深刻诗意。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