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农忙时节的田园画卷,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小麦青青大麦黄,新蚕满箔稻移秧"直接呈现了夏季的典型农事景象:小麦还在生长,大麦已经成熟变黄;蚕房里新孵化的蚕宝宝爬满竹匾,稻田里正在忙着插秧。这两句通过四种作物的状态,生动展现了农村繁忙而充满生机的劳作场景。
后两句"绿阴马倦休亭午,芳草牛闲卧夕阳"则转向了田园的闲适一面。正午时分,马儿在树荫下休息;夕阳西下时,牛儿悠闲地卧在芳草地上。这里通过马和牛的状态变化,巧妙地表现了从正午到黄昏的时间流转。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青与黄、绿与夕阳的金黄)和动静结合的手法(人的忙碌与牲畜的悠闲),在短短四句中就勾勒出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诗人没有直接写人,但通过农作物和牲畜的状态,我们自然能感受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和质朴的生活节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诗歌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