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敧。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好友陈君衡被朝廷召用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暗含着自己年华老去、孤独留守的伤感。

上片(前半部分)描绘送别的盛大场面:旌旗招展,车马浩荡,友人即将踏上万里征途。他腰佩玉带、头戴皮帽,风度翩翩,一路上经过秦关汴水(北方要道),定会写下许多豪迈诗篇。词人想象友人未来的风光生活——战鼓声中骑着骏马,有美人相伴,何等潇洒快意。

下片(后半部分)情绪转为深沉。词人联想到北方严寒(燕山积雪、冰河冻月)的艰苦环境,突然感慨自己已是暮年,像失意的诗人方回一样被遗忘在江南。此时西湖柳树发芽,大雁都已归来,可友人却迟迟未归。最让人难过的是:就算折尽梅花(古人常以梅花寄相思),也难表达这份牵挂。

全词妙在对比:前半部分意气风发如电影大场面,后半部分突然特写自己孤独的身影;友人北上建功立业的热闹,反衬出自己留守的冷清。最动人的是最后三句——明明知道折梅寄相思是徒劳,却仍固执地想要这么做,把不舍之情推到极致。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深情,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