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与友人同游丹霞山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禅意。
首联“无事共跻攀,春台坐不还”直接点明主题:诗人与友人(金声兄)悠闲地结伴登山,在春日的观景台上流连忘返。“无事”二字奠定了全诗轻松自在的基调。
颔联“风驱江濑涌,苔蚀石纹斑”写眼前所见:江风推动着湍急的水流,石头上斑驳的青苔侵蚀着岁月的痕迹。一动一静,既展现自然的活力,又暗含时光流逝的哲思。
颈联“出岫云藏寺,临流花绕山”进一步勾勒山中景致:云雾从山间升起,隐约露出寺庙的一角;溪流边的野花簇拥着青山。画面虚实相生,既有超脱尘世的幽静(云藏寺),又有生机盎然的明媚(花绕山)。
尾联“钟声催落日,凭眺更乘閒”以钟声和落日收束全诗:寺庙的钟声仿佛在催促夕阳西下,而诗人依然悠闲地眺望远方。这里的“催”字巧妙地将时间拟人化,但诗人并不焦虑,反而更享受这份闲适,传递出淡泊宁静的心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风、水、云、花、钟声等意象,将登山所见的壮阔与细腻融为一体,同时透露出超然物外的禅意。诗人没有刻意抒发情感,却在写景中自然流露了对山水之美的喜爱,以及远离尘嚣的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