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清苦修行的生活画面,传递出超脱世俗的禅意。
前两句用简朴的日常场景勾勒僧人形象:第一句"龛中破衲自持行"说僧人随身只带着佛龛和破旧僧衣,表现其物质生活的极度简朴;第二句"树下禅床坐一生"用"一生"这个时间跨度,突出僧人终身在树下打坐修行的坚持。
后两句通过自然景物与僧人的互动,展现修行者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白云见证着僧人的修行岁月,满山猿鸟似乎都能领会诵经声。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白云"知道"、猿鸟"领会",其实是在说僧人的修行已与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诗人没有直接说僧人如何虔诚,而是通过破衲、禅床、白云、猿鸟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甘于清贫、专注修行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满山猿鸟会经声"这个画面,把枯燥的诵经写得充满灵性,仿佛整座山都有了佛性。
马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