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秋夜郡邸不寐

中宵寒自抚,窅然思不汩。
风开不扃户,床前泻明月。
明月渐上床,团团树中没。
惟见苍莽间,古刹静突兀。
昨日同游人,各各归偃息。
宵旦送往事,古今坐超忽。
风吹殿角铃,不寐到明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失眠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开头写半夜感到寒冷,只能自己抱着自己取暖,思绪却停不下来。这时风吹开了没锁的门,月光直接洒在床前。这个画面很生动,让人感受到夜晚的寂静和突然闯入的月光。

接着写月光慢慢移到床上,最后被树影遮住。这时诗人看到远处苍茫夜色中,一座古寺静静地矗立着。这里用古寺的"静突兀"对比自己内心的不平静,形成巧妙的反差。

然后诗人想到昨天一起游玩的朋友们,此刻都在各自安睡,只有自己醒着。这里透露出一种"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孤独感。

最后诗人思考时间的流逝,从夜晚到清晨,从古到今,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风吹动寺庙屋檐下的铃铛,声音一直伴随他到天亮。这个结尾很有意境,用具体的铃声衬托出抽象的时光流逝。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失眠这个日常小事,引出对时间、孤独的深刻思考
2. 动静结合,月光、风声、铃声这些动态元素,与静态的古寺、床铺形成对比
3. 由近及远,从床前月光写到远方古寺,再联想到古今时空,视野逐渐开阔
4. 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夜深人静时的特殊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