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教作镇居中国,争得泥金在泰山。(《岷山》,
见《吟窗集录》)
才闻暖律先偷眼,既待和风始展眉。(《柳》)
蒙君知重惠琼实,薄起金刀钉玉深。
嚼处春冰敲齿冷,咽时雪液沃心寒。(《梨》,
以上见《事文类聚》)
深妆玉瓦平无垄,乱拂芦花细有声。(《雪》)
日回禽影穿疏木,风递猿声入小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由几个描写自然景物的小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像一幅精致的工笔画,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不同事物的神韵。

第一段写岷山,把山拟人化为镇守中原的卫士。"泥金在泰山"暗指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用对比手法突出岷山虽无名分却有实绩。第二段写柳树,用"偷眼""展眉"这样拟人化的描写,把柳树发芽的过程写得像害羞少女慢慢舒展眉头,充满灵动感。

描写梨的部分最生动:把梨比作琼玉般的珍宝,吃梨时"春冰敲齿"形容梨肉脆爽,"雪液沃心"写梨汁清凉,从牙齿到心脏都感受到冰爽,这种通感手法让读者仿佛亲口尝到了梨。写雪的两句也很妙,"深妆玉瓦"把积雪比作白玉首饰,"芦花细有声"则用听觉写雪花飘落的轻盈。

最后两句是动静结合的画面:阳光穿过树枝投下斑驳鸟影,风中传来远处猿猴的啼叫,既有视觉层次又有声音远近,构成一幅立体的山林小景。

全诗最大特点是善用拟人化和通感,让静物活起来,让味道听得见、看得着。每个片段都抓住事物最鲜明的特征,用精准的比喻唤起读者多重感官体验,就像一组会流动的静物写生。

幸夤逊

幸夤逊,五代后蜀臣。一作幸寅逊,又作辛夤逊。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人,一作成都人。仕五代后蜀。初为茂州录事参军。时后主酷好击毬驰骋,左右多不敢谏,夤逊上疏劝谏之。迁新都令,历司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出知武信军府,加史馆修撰,改给事中、翰林学士,加工部侍郎,判吏部三铨事,领简州刺史。后蜀亡,降宋,授右庶子。寻上疏谏猎,为宋太祖所嘉赏。开宝五年,为镇国军行军司马。罢职,时年九十余,尚有仕进意,治装赴阙,未登路而卒。夤逊性颖悟,善属文,尝与修《前蜀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