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十咏 其五 舞月

江楼月下夜闻歌,不奈忠州刺史何。
轻袅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夜歌舞的生动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江楼月下夜闻歌,不奈忠州刺史何"是说:在江边小楼的月光下,听到有人在唱歌,这歌声让忠州刺史也无可奈何。这里的"不奈...何"是拿忠州刺史开玩笑,暗示歌声太动人,连官员都拿它没办法。

后两句"轻袅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多"用比喻手法描写舞姿:舞者柔软的腰肢像柳枝一样轻盈摆动,但比柳枝更挺拔清秀。最后一句用反问语气说"柳枝哪比得上竹枝多啊",其实是说舞者既有柳枝的柔美,又有竹枝的挺拔,比单纯的柳枝更美。

全诗妙在: 1. 用常见景物柳枝、竹枝比喻舞姿,形象生动 2. 通过"刺史无可奈何"的侧面描写,突出歌舞的魅力 3. 语言通俗却意境优美,把月夜歌舞写得活灵活现 4. 最后一句的反问手法,让诗意更耐人寻味

这种写日常生活的诗,展现了古人发现美、欣赏美的生活情趣。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