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媚摘遍 前词甫脱稿,闻竹樵方伯行至安肃,笙鹤来迎,为之投笔泪下,因又成一首嗣后,词兴阑珊矣

凤城春、燕市酒,才唱阳关引(余赋帝台春词送君入觐)。
怪无端、风雪里,传来消息悲哽。
临歧催赋,白海棠词,此意已凄清。
翰墨留题,苏完两字谶先定⑴。
我本吟毫枯冷,不是张三影。
朝竹屋,暮梅溪,凭君助我清兴。
棕榈仙馆⑵,花犯新词(君欲赋花犯词未就),此后有谁赓。
掷笔凄然,空斋暮色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刚写完一首送别朋友的词,突然听到朋友在风雪中去世的噩耗,悲痛之下又写下这首词,之后便再无写词的兴致了。

上阕(前半部分): 开头回忆和朋友在京城(凤城)的快乐时光,刚写完送别的词(《阳关引》),却突然传来朋友在风雪途中去世的消息。"临歧催赋"指朋友临走前催他写咏白海棠的词,现在想来已成遗愿。"苏完两字谶先定"用典故暗示朋友的离世早有预兆。

下阕(后半部分): 作者说自己平时写词灵感枯竭,不像宋代词人张先(张三影)那样文思敏捷。朋友生前常和他切磋词艺("朝竹屋,暮梅溪"),还计划写《花犯》词未完成。如今朋友去世,再无人与他唱和词作了。结尾描写他扔下笔,在昏暗的书房里独自悲伤的场景。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用"白海棠""花犯"等未完成的词作意象,配合"风雪""暮色"等环境描写,将突然失去知音的痛苦表现得深沉动人。最后"掷笔"的细节,更是生动体现了作者"词兴阑珊"的绝望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