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道中(有言长官暴横者)

禾黍低风汝水长,迟迟驿骑困秋阳。
病躯官事交相碍,梦雨行云肯借凉。
尽说秋虫不伤稼,却愁苛政苦于蝗。
诗成应被西山笑,已炙眉头尚否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襄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苛政的讽刺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前两句写景:秋风吹拂着低垂的稻谷,汝水静静流淌,驿站的马匹在秋阳下显得疲惫缓慢。这里用"困秋阳"三个字,既写马匹的疲惫,也暗含作者自己的倦怠。

中间四句转入议论:作者说自己身体不好又被公务缠身,连梦中都盼着下雨降温。当地人说今年秋虫没有危害庄稼,但作者却认为苛政比蝗灾更可怕。这里用"苛政苦于蝗"的对比,强烈批判了地方官员的暴政。

最后两句自嘲:我这诗写出来恐怕要被西山笑话——自己都眉头紧锁愁苦不堪了,还在评论是非。这里的"已炙眉头"用烤焦的眉头形容愁苦之深,而"尚否臧"(还在评说好坏)更显出作者的无奈与愤懑。

全诗妙在将旅途疲惫、天气炎热这些个人感受,与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自然结合,用"秋虫不伤稼"与"苛政苦于蝗"的对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社会矛盾。最后的自嘲既展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也暗示了在强权面前的无力感,读来令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