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亭诗送人之临江府尹分韵得朱字
虞廷奏湘弦,皇风被寰区。
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
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
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
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
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
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
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
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
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
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万物遂长养,人情亦怡愉。
嘉树蔼新绿,修篁时雨馀。
秀色明轩窗,清阴散琴书。
临江繁剧地,郡治崇华居。
煌煌京府丞,出佩太守符。
宣恩自畿甸,皂盖双轮朱。
盘根表利器,长材应时须。
民俗既云清,丈教行将敷。
自公日多暇,鸟雀鸣阶除。
旋归仪庙堂,令器登璠玙。
嘉名继前烈,以贻来者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临江府尹时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官场仪仗的对比,传递出对清廉治世的期待。
前四句用"虞舜弹琴""和风吹拂"的典故,比喻朝廷仁政让万物生长、百姓安乐。随后用"翠绿树木""雨后竹林"的清新画面,暗示理想中的官场应如自然般纯净和谐。
中间部分描写赴任场景:临江是繁华要地,新任府尹带着朝廷的信任("双轮朱车"象征权威)前去治理。诗人用"利器""长材"比喻官员的才能,期待他能清理民俗、推行教化。
最后六句是美好祝愿:希望官员在公务之余能享受"鸟雀鸣叫"的闲适,最终功成身退回到朝廷("庙堂"),成为后世楷模。全诗通过自然与官场的意象交织,表达了"为官应如春风化雨"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