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越溪女子的故事,用简单比喻和对比手法,道出古代女性身不由己的命运。
开头用"云变人"的神奇想象,说越溪女本是会稽山的云彩化身,暗示她天生美丽不平凡。但紧接着点破残酷现实:即使美如西施(吴王为她亡国),也不过是男人政治的工具,个人价值被埋没。
中间用"黄金扼双腕"这种矛盾意象——戴着金镯子干洗衣粗活,表现她表面风光实则困苦。突然转到"思倾赵飞燕",说她想学赵飞燕得宠,却又感叹家世贫寒,只有美貌难改命运。
最后四句最扎心:看着同龄人都嫁人了,自己只能孤独地绣着金线(可能是嫁衣)。这里"盘金线"的细节特别生动,金色越灿烂,越反衬她内心的黯淡。
全诗像一部古代女性纪录片:用云、西施、黄金这些华丽意象开场,却层层剥开美丽外壳,露出底层女子在男权社会中的无力感。最厉害的是诗人没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从"浣纱""嫁人""盘金线"这些日常画面中,自己体会出心酸。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