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十三 女娲墓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焦土积层巘,势助殿阁壮。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馀石,火气夜犹放。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女娲墓的神秘与壮观,展现了人们对这位神话英雄的崇敬之情。

前四句写景:空旷的山中有两座高大的坟墓,传说女娲就葬在这里。层层叠叠的焦土堆积成山,衬托得墓前的殿阁更加雄伟。这里用"焦土"暗示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为下文铺垫。

中间八句写神奇景象:诗人赞叹女娲补天的功绩千古无双。至今还能看到当年补天剩下的石头,夜晚似乎还在散发着炼石时的热气。这里用夸张手法,说雷电常来清扫墓地,狂风每日吹拂,营造出神秘氛围。阴森的树林让人害怕,古怪的树木高达数丈,百鸟绕着树枝飞却不敢停留,进一步烘托神秘感。

最后四句写祭祀:这片土地凝聚着天地灵气,当地百姓常来祭拜。诗人经过这里,有幸参拜了女娲神像,表达了对这位人文始祖的敬仰。

全诗通过描写墓地环境的神奇景象,烘托出女娲的伟大功绩,最后落到人们的祭拜上,完成了从写景到抒情的自然过渡。诗人用夸张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女娲补天传说的神奇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