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其十 纪德十一首

三吴恶少飞绿耳,杀人如麻壅流水。
馀风往往到七闽,鱼烂鸟惊父离子。
纷然回顾作流人,我侯正色聊一嗔。
坐使仓黄万老弱,复歌太平养性真。
百弊纷纷俱杜绝,四境无虞安朴拙。
方信哲夫自成城,不须十仞坚削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地方官治理乱世的政绩。我们可以分三部分理解:

1. 乱世惨状(前四句) 用"飞绿耳"(代指暴徒骑马作乱)和"杀人如麻"的强烈画面,描写江浙到福建一带的混乱。百姓像被撕碎的鱼、受惊的鸟,父子离散,逃难人群像无头苍蝇。这些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动荡年代的苦难。

2. 能臣治乱(中间六句) 转折出现在"我侯"(指好官员)一个严肃的眼神就震慑住乱象。就像魔术师般让仓皇逃命的老人孩子停下脚步,重新过上太平日子。诗人用"百弊杜绝"这种夸张说法,强调治理效果之彻底,连最朴实的百姓都感到安心。

3. 治国哲理(最后两句) 点明全诗核心思想:真正的城墙不是铁打的(十仞削铁),而是贤能官员的智慧(哲夫)。就像成语"众志成城"说的,好的管理者比铜墙铁壁更有保护力。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政治主题写得充满画面感:用恶少横行的动态场景对比官员治下的静态安宁,最后升华出"以人为本"的治国智慧。这种通过具体事例讲大道理的方式,比直接说教更有说服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