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大人得隙地于孤山为菊香小青两女士修墓并建兰因馆其上为夕阳花影楼楼左为绿阴西阁以祀小青右为秋芳阁以祀菊香先是为明女士杨云友修墓于智果寺因以祔祀遍徵海内题咏裒为兰因集端亦赋四律 其二

焚馀诗草返生香,遗集真应号《断肠》。
齐国淑妃原著姓,蒋家小妹是同乡。
镜湖桃叶鸥盟远,画阁梅花鹤梦凉。
最忆横波摹小影,眉楼一角写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为两位古代才女菊香和小青重修墓地、建纪念馆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才女的身世
前四句说小青的诗稿虽然被烧过但仍有余香("焚馀诗草返生香"),她的诗集就该叫《断肠集》这么凄美的名字。提到两位女子出身不凡("齐国淑妃"指贵族,"蒋家小妹"是同乡),暗示她们身份高贵却命运坎坷。

2. 孤独的意象
五六句用"鸥盟远"(海鸥都飞走了)、"鹤梦凉"(仙鹤的梦都是凉的)这些意象,描绘出才女生前的孤寂。就像画阁里的梅花,美丽却独自开放,透着寒意。

3. 艺术的永恒
结尾特别动人:诗人最难忘的是当年顾横波(明末名妓画家)为小青画的肖像("横波摹小影"),在眉楼一角描绘斜阳的场景。说明虽然人已逝去,但艺术让她们的倩影永远留存。

4. 情感的传递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多感动",但通过"返生香""最忆"这些词,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两位才女的怜惜。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历史照片会感慨一样,诗人通过描写画像,把三百年前的哀愁传递给了读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的物品(诗稿、画像)、动物(鸥、鹤)和建筑(眉楼)来讲故事,让抽象的哀思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就像用"斜阳"这个画面收尾,不需要说"我很伤感",夕阳本身已经带出了无限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