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翠楼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
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
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苦迟。
老夫亦岂不自觉,姑与饮酒仍赋诗。
忍令芳草直为艾,封植嘉树宁少待。
夕餐九华可无死,却期老岁於吾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秋天写的一首生活感怀诗,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了发现自然惊喜的快乐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开头四句就像发朋友圈一样生动:九月底本该是菊花凋谢的季节,没想到菊花还开着,梅花却已经提前冒出了花苞。这两种花本来很难同时出现,现在居然意外相遇,让诗人像中奖一样开心。

中间六句诗人回应了别人的担心:有人会说这地方气候反常,花开得不是时候,开太早容易冻坏,开太晚又错过季节。但诗人笑着说:"我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不过先不管这些,喝酒写诗更重要!"这里能看到诗人"活在当下"的智慧。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诗人不忍心看着好花变成野草,决定好好栽培它们。他说吃这些花或许能长生不老(这是夸张玩笑),但其实真正期待的是和这些花一起慢慢变老。把花当成老朋友来对待,特别温暖。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把反常的自然现象写得像惊喜礼物;二是用"别人说...但我偏要"的对话感展现洒脱性格;最后把种花这件小事升华成陪伴成长的生命感悟,就像现代人养多肉植物时的心态。语言就像聊天一样自然,但藏着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幽默感。

李焘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