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干寿道陪曹许二丞山行

西郊凛风快冬晴,南州落木先春荣。
骅骝并辔来幽并,天上丞弼山中行。
山如削华水环瀛,观山玩水宽作程。
海鸥忽来立虚明,翛然更觉富贵轻。
路傍初植析羽旌,道从肯令僧定惊。
涵空俯瞰吴王泾,当时射越飞鹘鸣。
入贡施女如娇莺,亡国不在黄池兵。
吁嗟斯人为物灵,岂随血肉同腐腥。
故有戒心无放情,尔培尔栽覆尔倾。
姑苏范公自高平,庆历执政用六经。
是能才全德不形,一代治化非难成。
二公酌泉倚云屏,古今事业相峥嵘。
栋梁松柏森森青,忠烈寺下谁将迎。
有客新列慈恩名,何假禅悦谈无生。
促坐参语酒未冷,焉得閒日留双清。
归途寥旷嵯峨城,林薄万籁皆琴筝。
洞庭慑伏波涛声,英雄废台呼旧鹰。
鱼龙末技不敢呈,惟见夕照寒烟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冬日山行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穿插,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历史和品格的思考。

开头描写冬日郊外寒风凛冽,但南方树木已提前萌发春意,暗示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接着写一行人骑马进山,将"天上丞弼"(高官)与"山中行"对比,暗讽官场浮华不如山水之乐。

中间部分用山水美景衬托淡泊心境:海鸥自在飞翔让人看轻富贵,吴王泾(历史遗迹)提醒人们亡国悲剧往往源于骄奢而非战争。这里用"施女如娇莺"的典故,暗指沉迷享乐会导致衰败。

随后转入哲理思考:人不同于草木鸟兽,应当保持戒慎之心。以范仲淹(姑苏范公)为例,说明真正的人才应当德才兼备,用经典治国。通过"栋梁松柏"的意象,赞美坚贞品格。

结尾回归现实:归途中山林如琴声般美妙,但看到废弃的英雄台和不敢展示技艺的鱼龙(比喻人才被压抑),只剩夕阳寒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全诗巧妙融合写景、咏史、说理:用冬日山水为背景,借历史兴衰告诫世人戒骄戒躁,最终落脚于对正直品格的推崇。语言上既有"骅骝并辔"的生动画面,也有"戒心无放情"的警句,在游记中寄托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