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戊子年间,余省伯父于泾,尝偕抱生探水西。辛丑秋日抱生话閒及旧游,问能纪其胜否?记忆所及,赋长句答之
春风放浆水西山,山在青溪翠郭间。
胜游如梦十数载,至今忆及开心颜。
山前双塔锁层云,上界钟还下界闻。
夹路长林入松竹,幽花错杂时缤纷。
烟雨亭高蹑崖上,石磴崎岖意苍莽。
扪藤援葛颇籍手,猿猱愁落峰千丈。
峰回斜接桃花台,红霞碧巘溪桥开。
数家著屋最佳处,隔篱鸡犬鸣云隈。
下种桃花二三里,晋隐秦贤疑尺咫。
此中大抵不知年,花落花开成甲子。
万花行尽眼欲空,沙村唤渡斜阳红。
阆风高阁满山翠,读书坐对奇无穷。
尚厌好山看不足,鸥鹭清盟几回续。
别后烟螺傥无恙,新诗聊抵水仙曲。
胜游如梦十数载,至今忆及开心颜。
山前双塔锁层云,上界钟还下界闻。
夹路长林入松竹,幽花错杂时缤纷。
烟雨亭高蹑崖上,石磴崎岖意苍莽。
扪藤援葛颇籍手,猿猱愁落峰千丈。
峰回斜接桃花台,红霞碧巘溪桥开。
数家著屋最佳处,隔篱鸡犬鸣云隈。
下种桃花二三里,晋隐秦贤疑尺咫。
此中大抵不知年,花落花开成甲子。
万花行尽眼欲空,沙村唤渡斜阳红。
阆风高阁满山翠,读书坐对奇无穷。
尚厌好山看不足,鸥鹭清盟几回续。
别后烟螺傥无恙,新诗聊抵水仙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抱生重游水西山的回忆,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用"春风放浆"点明春日泛舟的惬意,青翠的山色与溪水相映成趣。虽然这次游玩已过去十多年,但回忆起来依然让人心情愉悦。
中间部分细腻刻画了水西山的景致:双塔高耸入云,钟声在山间回荡;竹林松树夹道,野花点缀其间。登上险峻的烟雨亭需要攀援藤蔓,连猿猴都害怕跌落。转过山崖可见桃花盛开的平台,红霞映照溪桥,几户人家隐居在此,鸡犬相闻。
诗人特别着墨于绵延二三里的桃花林,用"晋隐秦贤"的典故暗示这里如同世外桃源,人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只以花开花落计算岁月。当看尽繁花准备返程时,夕阳下的渡口和满山翠色的楼阁又构成新的美景。
结尾抒发了对山水的不舍,希望能与鸥鹭为伴常来游玩。最后以"新诗聊抵水仙曲"作结,表示用这首诗来代替传说中的仙乐,作为对这片山水最好的纪念。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白昼游赏写到日暮归程,既有宏观的山川布局,又有细节的景物特写,在写景中自然融入怀旧之情,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悠远,展现了传统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