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景象,以及诗人触景生情的愁绪。
开头两句"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直接点明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经枯萎,菊花也凋零荒芜。这两句用最直观的景物变化,点出冬天来临的讯息。
接下来"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两句,从触觉感受来写冬日的寒冷。夜晚的寒风透过枕头让人感到寒意,早晨的霜冻让人连梳妆打扮都提不起兴致。这里用"怯"字很传神,表现出人在寒冷面前的畏缩。
"江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两句转向色彩描写。江风吹拂下,树叶变红;庭院里的橘子泛着金黄。虽然写的是色彩,但"风翻"二字让画面动了起来,让读者仿佛看到红叶随风飘舞的景象。
最后两句"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道出诗人的心境。本想写诗排解烦闷,但面对这样的景色反而更加伤感。这种"欲排闷反增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人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变化。
整首诗就像一幅初冬的水墨画,既有枯荷、荒菊、霜冻等冷色调,又有红枫、黄橘的暖色点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完美结合,让读者在感受冬日景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份挥之不去的淡淡忧伤。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