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白马湖》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湖光秋色图,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动人。
前两句用色彩和动态勾勒画面:湖水碧绿得仿佛能染绿衣裳,小船在波光中轻轻摇晃,五彩的鸳鸯从水面飞起。这里"绿染衣"的夸张写法让人瞬间感受到湖水的清澈透亮,"溶漾"二字则传神地表现出水波荡漾的轻柔感。
后两句转入抒情:在这般美景中,连秋天的愁绪都消散了,直到月亮升起时,听着当地人的民歌悠然归去。"闲愁不到"四字巧妙点出心境转变,说明自然美景有治愈人心的力量。最后"蛮歌月下归"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让整首诗在悠远意境中落地生根。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短视频:先是一个碧水摇船的广角镜头,接着是鸳鸯飞起的特写,最后镜头拉远,变成月下听歌归航的朦胧画面。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多快乐",但通过这些鲜活的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沉浸美景的愉悦心情。
李埴
李埴(一一六一~一二三八)(生年据《鹤山集》卷六四《跋静春先生刘子澄帖》淳熙五年年十八推定),字季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一作季永,号悦斋,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焘子。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除秘书省正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成都府路提刑。六年,为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除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七)。理宗绍定四年(一二三一),为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熙二年,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同年卒。有《悦斋集》,已佚。《宋元学案》卷七一、《宋史翼》卷二五有传。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