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故宫梅石歌
华阳宫成狄难起,寿山艮岳沟中委。
海棠龙柏摧为薪,绛桃垂杨半成杞。
二蔡二惇未厌乱,厉阶谁生勔父子。
崩腾靖康互络绎,凄凉南渡开基址。
伤心细柳与新蒲,满眼残山兼剩水。
六百余年过故宫,尚存一片青芙蓉。
梅花蚀尽空余影,劫残晓月凌霜冬。
零星石柱见古础,槎桠枯树含悲风。
冥冥黑水青枫道,杜鹃啼兮山鬼笑。
青城寥廓雪窖深,一枝冰玉同谁照。
冬青陵攒已无树,苍梧路长不知处。
惟有长编纂辑余,一抔义士怀终古。
瑛乎瑛乎吾语汝,所南之兰已无土,石不能言花解语。
海棠龙柏摧为薪,绛桃垂杨半成杞。
二蔡二惇未厌乱,厉阶谁生勔父子。
崩腾靖康互络绎,凄凉南渡开基址。
伤心细柳与新蒲,满眼残山兼剩水。
六百余年过故宫,尚存一片青芙蓉。
梅花蚀尽空余影,劫残晓月凌霜冬。
零星石柱见古础,槎桠枯树含悲风。
冥冥黑水青枫道,杜鹃啼兮山鬼笑。
青城寥廓雪窖深,一枝冰玉同谁照。
冬青陵攒已无树,苍梧路长不知处。
惟有长编纂辑余,一抔义士怀终古。
瑛乎瑛乎吾语汝,所南之兰已无土,石不能言花解语。
现代解析
这首《宋故宫梅石歌》以南宋故宫的废墟为背景,通过梅花和残石的意象,抒发了深沉的亡国之痛和历史沧桑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历史悲剧的缩影
开篇用"华阳宫""寿山艮岳"等皇家园林的毁灭(被金兵破坏、沦为柴薪),直指南宋灭亡的惨状。"二蔡二惇"指祸国权臣,"勔父子"暗指导致亡国的奸臣朱勔。诗人将故宫废墟比作"残山剩水",连细柳新蒲都带着伤心,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战乱后满目疮痍的画面。
2. 废墟中的坚韧象征
在六百年的沧桑巨变中,诗人特别聚焦"青芙蓉"(指梅石)和"劫残晓月"下的梅影。梅花虽被侵蚀只剩影子,石柱虽零落却仍矗立,这些顽强存续的景物,成为民族气节的化身。就像"冬青陵"(南宋皇陵)已无树木,但"一抔义士"(抗元志士)的精神长存。
3. 穿越时空的对话
结尾处诗人突然对"瑛"(可能指梅花或石头)说话,提到"所南之兰"(南宋遗民郑思肖画的无土兰花),暗示失去国土的悲痛。最后一句"石不能言花解语"最动人:石头沉默见证历史,而梅花仿佛能听懂人心,这种物我交融的写法,让亡国之痛有了具体的倾诉对象。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看得见的残梅断石,写看不见的家国情怀。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圆明园遗址的残柱会联想到历史一样,诗人通过这些 concrete(具体)的废墟意象,让 abstract(抽象)的爱国情感变得可触摸、可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