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小金山"的山水胜景,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
开篇两句就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全景: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中,百顷湖面像玻璃一样澄澈透明,一眼望不到边。这里用"玻璃"形容湖面,既写出水面的平整光滑,又暗示了湖水的清澈见底。
中间四句把镜头拉近,展现更细腻的景致:绿水环绕山门,让来访的客人找不到渡口,显得格外幽静;白云终日陪伴着山中的僧人,凸显出超脱尘世的闲适。清晨的钟声唤醒沉睡的蛟龙("潜虬"指水中蛟龙),老树枝叶繁茂,倦鸟纷纷归巢。这些描写既有视觉画面,又加入钟声的听觉元素,还通过"倦鸟还"暗示时间流逝。
最后两句突然跳出写景,转为诗人自己的感叹:招呼仆人拿来颜料,要在石壁上题写"小金山"三个字。这个结尾很巧妙,既点明题目,又通过"为渠"(为它)二字,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之情。
全诗就像用文字作画,先大笔勾勒山水轮廓,再细细描绘云水、僧鸟等细节,最后用题字落款,完成这幅"山水画"。诗中"白云终日伴僧闲"等句,不仅写景,更透露出诗人向往闲适生活的心境。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