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合咏

半生别恨寄渔樵,欲拉巢怀未可招。
洞有桃花犹是汉,丹无神术愧为姚⑴。
云閒客至泉初碧,窗静禽呼草自夭。
坐久凉生更进酌,几声细雨打亭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生活,充满了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首联"半生别恨寄渔樵,欲拉巢怀未可招"表达了诗人半生的遗憾都寄托在打渔砍柴的隐居生活里,想效仿古代隐士巢父那样彻底归隐,却又难以完全放下世俗牵绊。这种矛盾心理很有现代人"想躺平又不敢完全躺平"的既视感。

颔联"洞有桃花犹是汉,丹无神术愧为姚"用两个典故: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喻理想世界)和古代炼丹师姚平(喻修仙)。诗人说虽然住在桃花源般的环境,却没有修仙的本事,自嘲中带着幽默。

颈联"云閒客至泉初碧,窗静禽呼草自夭"是诗中最美的画面:悠闲的白云、来访的客人、碧绿的泉水、安静的窗前、啼叫的鸟儿、自然生长的野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山居图。

尾联"坐久凉生更进酌,几声细雨打亭蕉"写诗人与友人久坐饮酒,凉意渐起时,忽然听到细雨打在芭蕉上的声音。这个结尾特别有生活情趣,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雨声。

全诗妙在把隐居生活写得既超脱又真实,既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又有"细雨打芭蕉"的生活细节。诗人不刻意美化隐居,反而通过自嘲和日常描写,让笔下的山居生活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