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诗①

初拂扶桑散郁华,弥天翠幕烂晴霞。
地当瀛海祥光迥,人立高峰旭景加。
万丈彩虹辉泽国,一轮灵曜驾羲车。
东隅本是寅宾地,先占朝暾到海涯(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八景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日出景象,充满生机与希望。下面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析它的魅力:

1. 开篇的朝阳气象 首句"初拂扶桑散郁华"用神话中的"扶桑树"(传说太阳升起的地方)比喻日出,太阳初升时驱散了夜晚的沉闷,金光四射。"弥天翠幕烂晴霞"则写朝霞像巨大的翠绿幕布铺满天空,绚烂夺目。

2. 人与自然的互动 "地当瀛海祥光迥"说海边祥瑞的光辉与众不同,"人立高峰旭景加"突出人站在高处与朝阳相遇的震撼——太阳因为人的登高而显得更加壮丽,赋予画面人文气息。

3. 神话色彩的壮美 "万丈彩虹辉泽国"将阳光比作彩虹照亮水乡,"一轮灵曜驾羲车"把太阳比作神话中太阳神羲和驾着的金色马车,让普通的日出有了神话的瑰丽感。

4. 结尾的文化深意 最后两句点出东方是太阳的故乡("寅宾地"是古代迎接日出的仪式场所),而这里的人们最先迎接朝阳到达海角天涯,暗含对这片土地的特殊赞美。

全诗通过神话意象、夸张手法(如"万丈彩虹")和动静结合(霞光变幻与人的站立),把日常日出写得气势恢宏。核心是借朝阳初升的磅礴力量,隐喻对光明、希望的礼赞,同时暗含对所处之地(可能是沿海或东方地域)的自豪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