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仙 岁暮寄子鱼
燃霄馀景。
任浮梗年年,沧海如镜。
弥望荻花衰,满江湖、征鸿已病。
沙鸥飞去,恍误认、碧空帆影。
孤耿。
向夜深、远磬敲冷。
凭阑断山剩水,待毫端、惊涛恣迸。
市寂灯昏,此夕楼台高迥。
月走龙沙,月依龙井。
枕潮犹打。
春似茗。
荷波自汎烟艇。
任浮梗年年,沧海如镜。
弥望荻花衰,满江湖、征鸿已病。
沙鸥飞去,恍误认、碧空帆影。
孤耿。
向夜深、远磬敲冷。
凭阑断山剩水,待毫端、惊涛恣迸。
市寂灯昏,此夕楼台高迥。
月走龙沙,月依龙井。
枕潮犹打。
春似茗。
荷波自汎烟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岁末时节的苍凉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友人(子鱼)的深沉思念。全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又略带希望的意境。
上片(前八句)以冬日黄昏的萧瑟画面开篇: - "燃霄馀景"用燃烧的晚霞比喻落日余晖,但"馀"字暗示美好即将消逝。 - "浮梗年年"以水面浮萍自比,写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沧海如镜"则用平静的海面反衬内心的波澜。 - 枯萎的荻花、疲惫的鸿雁、误认帆影的沙鸥,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幅冷寂的江湖冬景。夜深时隐约的磬声更添寒意,暗示诗人独坐无眠。
下片(后九句)转入抒情: - 诗人倚栏远眺残缺的山水,想要挥毫作画却只能想象惊涛骇浪,暗示内心压抑的激情。 - "市寂灯昏"的市井与"楼台高迥"的居所形成对比,突出孤独感。反复出现的"月"既照边塞(龙沙)又映故乡(龙井),暗示思念的广度。 - 结尾处笔锋一转:将春意比作清茶,想象乘着烟波小舟采荷,在冷寂中透出对重逢的期待,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
全词特色: 1. 画面感极强:像电影镜头般从晚霞推到枯荷,从飞鸟转到夜磬,最后定格在月光下的楼台。 2. 情感含蓄深沉:表面写景,实则句句含情,尤其"误认""孤耿"等词暗藏思念。 3. 冷暖交织:冬景的冷与"春似茗"的暖形成张力,使哀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