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二月六日郭正夫先辈招同陶社和韵二律 其二

焚兰灼艾勿嗟时,揽茝纫芳幸及兹。
惜逝畏居日月后,蹇修渺与水山期。
惭从地下逢弘演,浪向人间诵楚辞。
泉石自敦閒姓字,首山离冢岂余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高洁品格的坚守。

开头两句说,不要为兰花被烧、艾草被灼而叹息(比喻美好事物被摧残),现在还能采摘香草、编织芳华(比喻保持高尚情操),已经值得庆幸。

三四句写诗人害怕虚度光阴,想要追随古代贤人的脚步,但理想中的美好境界("水山期")却显得遥远难及。

五六句用典故自嘲:诗人惭愧自己比不上忠臣弘演(春秋时为国殉难的义士),只能徒然地吟诵《楚辞》来寄托情怀。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隐居在山水之间,远离名利,这样的生活本就该淡泊自在。首阳山(伯夷叔齐隐居处)和离骚中的香草坟冢(象征高洁)都不会欺骗我——说明诗人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全诗透露出一种"明知理想难实现,仍要坚守本心"的孤傲,以及"与世无争,寄情自然"的豁达,语言含蓄但情感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