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泰山
万古春之主,群山孰可曹。
都因敦厚大,不是险岖高。
顶衬天地愁,根盘野□牢。
坎离分背面,明月转周遭。
仙馆鸾朝舞,神亭鬼夜号。
云来诸夏雨,风去百川涛。
东渭藏阴重,西秦抱势豪。
龙蛇藏隙穴,草木立毫毛。
陕谷三升土,黄河五尺壕。
暂登临日观,直下钓灵鳌。
都因敦厚大,不是险岖高。
顶衬天地愁,根盘野□牢。
坎离分背面,明月转周遭。
仙馆鸾朝舞,神亭鬼夜号。
云来诸夏雨,风去百川涛。
东渭藏阴重,西秦抱势豪。
龙蛇藏隙穴,草木立毫毛。
陕谷三升土,黄河五尺壕。
暂登临日观,直下钓灵鳌。
现代解析
这首《咏泰山》用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与神奇,展现了它作为"五岳之首"的独特魅力。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四句点明泰山地位——它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群山无法比拟的"老大哥"。诗人说泰山受人尊崇不是因为它险峻,而是因为它敦厚大气的品格。
2. 中间十二句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展现泰山的壮观景象: - 山顶似乎顶着天空,山根牢牢扎在大地 - 山体像分隔阴阳的屏障,明月绕着它旋转 - 白天能看到仙馆鸾鸟起舞,夜晚能听到神亭鬼魅呼号 - 云来了就化作华夏大地的雨,风过了就掀起百川巨浪 - 东侧渭水流域阴气凝重,西侧秦地气势豪迈 - 山间藏着龙蛇,草木像竖起的汗毛 - 陕谷的土有三升厚,黄河的壕沟有五尺深
3. 最后两句写登顶感受——登上日观峰,仿佛能直接钓起海中的神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泰山之高。
这首诗最妙的是把泰山写活了,让它具有人的品格(敦厚大气)、神的力量(影响天气变化)和仙的气质(鸾舞鬼号)。诗人通过多角度的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泰山的雄伟,感受到它作为"天下第一山"的非凡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