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酴醾花》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酴醾花(类似重瓣白蔷薇的植物)的独特美感。全诗像一组动态特写镜头:
1. 花姿如仙 前两句把花比作"羽盖珠幡"(羽毛华盖和珠宝旗幡),形容层层花瓣像被轻纱笼罩;又说花枝倚栏摇曳时,像碧绿的蛟龙在跳舞——既写出花朵的繁复精致,又赋予它灵动的生命力。
2. 月光美人 三四句用"朝天面""满月容"的比喻很新颖:普通花朵朝阳光开放,而酴醾花素白的花盘却像仰望着天空的淡雅面容,整朵花又像一轮圆月般皎洁通透。这里暗含对低调之美的赞赏。
3. 花香袭人 后四句转入嗅觉描写:杨柳风带着飞絮,蔷薇露沾湿衣裳,但都比不上酴醾花。它像带着微醺力度的美酒("醺酣力"),把春天的精华都浓缩在花香里("百倍醲"),连暮春时节也因此更醉人。
全诗妙在把视觉(白花碧枝)、触觉(风露湿润)、嗅觉(醇厚花香)打通,最后用"酒"的比喻把无形花香写得可感可触。诗人不仅赏花,更在花中看到了月光般的澄澈、美酒般的热情,这种细腻的感知力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高文虎
宋明州鄞县人,字炳如,一作炳儒。高闶从子。闻见博洽,多识典故。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调吴兴主簿。孝宗朝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与修《四朝国史》。擢将作丞兼实录院检讨官,修《高宗实录》。又兼玉牒所检讨官,修《神宗玉牒》及《徽宗玉牒》。宁宗即位,历迁国子祭酒、中书舍人、实录院同修撰、同修国史等职。后以台臣言夺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