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七

若令违初迪,此生总不能。
伐幽虫啮木,剔奥石镂棱。
济胜非无具,空村但少僧。
凭今与吊昔,貉貉一丘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老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前两句"若令违初迪,此生总不能"是说:如果违背了最初的人生方向,这一辈子就难以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不忘初心",诗人强调坚持本心的重要性。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山居生活画面来展现隐居状态:"伐幽虫啮木"写他砍伐被虫蛀的树木,"剔奥石镂棱"描写他雕刻棱角分明的石头。这些看似平常的劳作,其实暗含深意——就像处理被虫蛀的木头需要耐心,人生也需要不断修正;雕刻石头象征打磨自己的心性。"济胜非无具,空村但少僧"则说:要成就事业不是没有条件,只是在这偏僻的山村缺少志同道合的人。

最后两句"凭今与吊昔,貉貉一丘仍"最为深刻: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人和动物其实没什么不同,最终都要归于尘土。"貉貉一丘"这个比喻很形象,说人和貉(一种小动物)死后都埋在同一个土丘里,表达了众生平等的思想。

全诗用朴素的山居生活场景,道出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坚持初心、修身养性,最终看淡生死。诗人没有说教,而是通过砍树、刻石这些日常活动,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这种将深刻思想融入平凡生活的写法,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