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与骏孙话近事三首 其三

翟公宾客散如烟,絮酒生刍几个探(少师安邱公)。
东阁久应成马厩,西州空自笑羊昙(鹅湖书来始知公讣)。
閤棺终荷君恩厚,正笏谁将国是担。
三载扶风门下士,犹馀穷泪洒天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夜与友人聊天时,感慨一位已故高官(安邱公)的境遇而写下的。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叹息和对逝者的怀念。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人情冷暖:
1. 翟公(指安邱公)去世后,当年门庭若市的宾客像烟一样消散,只剩零星几人来祭奠("絮酒生刍"指简单的祭品)。
2. 曾经气派的东阁(办公场所)现在荒废得像马棚,西州(典故指谢安去世处)的故事也只能让知情者苦笑。这里用"鹅湖书来"暗示作者是辗转才得知死讯。

后四句转向政治感慨:
3. 虽然逝者最终获得朝廷厚待("閤棺终荷君恩厚"),但如今朝中已无人能像他那样正直担当("正笏"指端正持笏板,象征正直为官)。
4. 结尾最动人:作为受逝者栽培三年的学生("扶风门下士"),作者只能在遥远的南方独自落泪。"穷泪"既指眼泪流尽,也暗含自身处境困顿。

全诗亮点在于:
- 用"马厩"等接地气的比喻,让权贵凋零的凄凉感更直观
- "笑羊昙"的典故不露痕迹,即使不了解也能从上下文读懂
- 最后把个人悲痛(师生情)与国家忧虑(朝中无人)自然融合
- "犹馀穷泪"四字既有画面感,又留下想象空间

本质上是在借悼念师长,抒发对官场现实的不满,这种借个人遭遇反映社会问题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