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书院

路入秋云翠几重,人烟山色水声中。
精庐不废名贤祀,勒石还镌旧令功。
野径凉生松叶雨,畬田香满稻花风。
醉归马上频回首,鳔缈亭台倚半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间书院的美丽画卷,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首联"路入秋云翠几重"用行走在云雾缭绕的山路开篇,层层叠叠的翠绿山色被秋云环绕,营造出朦胧而幽深的氛围。"人烟山色水声中"则让静谧的画面突然生动起来,远处村落炊烟、近处山水声响,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画卷。

颔联转向人文景观,说这座书院不仅保留着祭祀先贤的传统,石壁上还刻着历任官员的功绩。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传承结合起来,暗示书院不仅是读书场所,更是文化传承的圣地。

颈联突然转入细节描写:山间小径上,松叶间滴落的雨滴带来阵阵凉意;梯田里稻花随风飘香。诗人通过"松叶雨"和"稻花风"这两个极具画面感的意象,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清凉和田野的芬芳。

尾联写诗人醉归时频频回首,远望半空中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醉"字既可能是饮酒微醺,更可能是陶醉于这美景之中。最后以云雾缭绕的亭台作结,与开篇的"秋云"遥相呼应,使整首诗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全诗就像一部移动的摄像机,先拍远景,再推近景,最后拉远镜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把山色、水声、松雨、稻香都写得可感可触,更通过"精庐""勒石"等细节,赋予自然景观以人文厚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