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盱眙至金陵道中作 其二
暮宿莲塘云,晓策釜山蹇。
乡音虽渐改,百里未云远。
西风阡陌凉,亭午日犹暖。
野店带溪桥,鹅鹜乱清浅。
担夫柳阴卧,行子荻棚饭。
萧萧草露白,牛羊下遥坂。
前路问耕夫,烟中指候馆。
乡音虽渐改,百里未云远。
西风阡陌凉,亭午日犹暖。
野店带溪桥,鹅鹜乱清浅。
担夫柳阴卧,行子荻棚饭。
萧萧草露白,牛羊下遥坂。
前路问耕夫,烟中指候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田园风光画卷,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开头写旅人傍晚在莲塘边的云雾中投宿,清晨骑着瘦马从釜山出发。虽然离家越来越远,口音也在变化,但百里路程对游子来说并不算遥远。这里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但又被旅途的新鲜感冲淡。
中间部分生动刻画了秋日乡村的景象:西风中的田间小路透着凉意,正午阳光却依然温暖。溪桥边的野店旁,鹅鸭在清浅的水中嬉戏。柳树下躺着休息的挑夫,芦苇棚里吃饭的过客,这些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傍晚露水打湿野草,牛羊从远处山坡缓缓归家,宁静中带着生机。
最后旅人向农夫问路,农夫在炊烟中为他指向驿站。这个结尾巧妙地把自然景色和人的活动融合在一起,让整首诗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间烟火气。
全诗像一部慢镜头纪录片,用细腻的笔触记录旅途所见。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对寻常景物的白描,传递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观察。读者能感受到一种从容不迫的旅行心境,以及中国乡村特有的宁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