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二

半岁依脩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
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准备离开某个地方时写给朋友们的幽默告别之作,字里行间透着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四句用生活细节展现悠闲时光:半年时间与修竹为伴,三个季节都在赏花。这里的"半岁""三时"不是精确计时,而是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后两句更妙,说自己懒到连惠泉美酒都懒得倒,却把壑源好茶喝了个精光——用对比手法活画出一个爱茶胜过爱酒的文人形象。

中间两句写交友之乐:聚会上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四周群山静静陪伴。这里把山峰拟人化,仿佛它们也在安静聆听朋友们的谈笑,烘托出温馨融洽的氛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早晨整理书卷时,突然对即将离开的"老窝"生出感慨。用"蠹简"(被虫蛀的书)这个自嘲的细节,暗示自己是个整天与书本打交道的读书人,而"故巢嗟"又流露出对熟悉环境的不舍,让整首诗的离别情绪显得真实而含蓄。

全诗就像朋友间随手拍的生活vlog:有竹林花影的日常,有茶酒相伴的惬意,有知己相聚的温暖,最后定格在收拾行囊时的那一丝留恋。语言清新自然,把文人雅趣写得接地气,让人看到古代知识分子可爱的生活一面。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