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济叔分教邵阳

秋山多爽气,南楚登修程。
岂无离别怀,此别人所荣。
睠言紫帽秀,翘然碧流英。
千载木铎寄,一脉濂泉清。
无氈不言寒,有道当自鸣。
采芹发新谣,吟药生逸情。
汾阳昔何人,努力加令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郭济叔去邵阳任教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教育事业的赞美。

开篇用"秋山多爽气"点明送别的季节,秋高气爽的山色暗示着这是一个适合远行的好时节。"南楚登修程"说明友人要去南方楚地(邵阳)开始新的教学生涯。诗人虽然也有离别的伤感,但认为这次离别是光荣的,因为友人要去从事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

中间部分用"紫帽秀"(可能指邵阳的山水)和"碧流英"(清澈的流水)来赞美邵阳的自然环境。"千载木铎寄"用古代木铎(象征教化)的典故,说明教育是传承千年的神圣使命。"濂泉清"则用清澈的泉水比喻教育要保持纯净。

后段是诗人对友人的勉励:虽然生活可能清贫("无毡不言寒"),但只要坚持正道就一定能有所成就("有道当自鸣")。最后用"采芹"(采集水芹,比喻采集知识)和"吟药"(吟咏药草,可能指研究学问)来形容教书育人的雅趣,并以唐代名将郭子仪(汾阳人,与友人同姓)为例,鼓励友人要努力建立美名。

全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崇敬和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展现了古人重视教育、尊重师道的传统美德。

蒲寿宬

名或作寿晟、寿峸。宋末阿拉伯人。与弟蒲寿庚至泉州贸易。度宗咸淳间,知梅州。益、广二王航海至泉州,时寿庚为泉州守,闭城不纳。寿宬密谕寿庚纳款于元,遂于景炎元年同降元朝。有《心泉学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