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宣庙招饮分韵民国丙子九日,侪骐、香山、谨甫诸君招饮于丁宣庙,席间拈阄分韵题诗,得江、窗、降、邦、双五韵
风雨潇潇满赣江,携朋载酒附禅窗。
蓉花夹道迎人醉,诗韵分题未我降。
万里河山罹异劫,半篱野菊傲危邦。
钟声忽觉催归暮,忙煞谢公屐几双。
蓉花夹道迎人醉,诗韵分题未我降。
万里河山罹异劫,半篱野菊傲危邦。
钟声忽觉催归暮,忙煞谢公屐几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在风雨天聚会作诗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趣和忧国情怀。
前两句写聚会环境:风雨交加中,赣江波涛汹涌,诗人们带着酒来到寺庙的窗前聚会。"附禅窗"暗示在寺庙清幽环境中寻求心灵安宁。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聚会细节:芙蓉花在路边盛开仿佛在欢迎醉酒的诗人,大家通过抓阄分到作诗的韵脚(江、窗、降、邦、双),"未我降"幽默表示作诗没难倒自己。随后笔锋一转,由赏花作诗的雅兴联想到破碎的山河("万里河山罹异劫"),但篱边的野菊依然顽强开放,象征在国难中坚守气节。
最后两句写聚会结束:暮色中突然听到钟声,诗人们像谢灵运(典故)一样匆忙穿着木屐归去。"忙煞"、"几双"既写实又带调侃,让严肃的忧国情怀多了几分生活趣味。
全诗巧妙融合三个层次:文人雅集的风雅、风雨如晦的时代背景、以及朋友相聚的温馨幽默。最精彩的是"半篱野菊傲危邦",把小小的野菊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小中见大,体现传统文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