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却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古代流民的苦难生活,同时暗含对统治者的批评。
开头两句"井地遗踪废自秦,人无根柢世多贫"说的是:古代井田制的痕迹从秦朝开始就荒废了,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根基,导致世世代代贫穷。这里用"无根柢"比喻百姓像没有根的浮萍一样漂泊无依。
后两句"可怜野火依栖处,犹是文王旧日民"更加动人:可怜这些流民只能在野外生火露宿,可他们原本都是周文王时代安居乐业的子民啊!这里用"野火"形象地表现出流民风餐露宿的艰辛,而"文王旧日民"的对比更凸显出百姓生活的巨大落差。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井田制"和"文王"两个历史典故,含蓄地批评当朝统治者不如古代圣君 2. "野火"这个意象既写实又富有感染力 3. 短短四句就勾勒出流民群像,并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历史根源 4. 最后一句的对比手法让读者自然产生对百姓的同情
这首诗虽然写古代,但反映的贫富差距、民生困苦等问题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这正是它能打动现代读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