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州经历李全初代归

东家老人语且悲,衰年却忆垂髫时。
王师百万若过客,青盖夜出人不知。
巷南巷北痴儿女,把臂牵衣学番语。
高楼急管酒旗风,小院新声杏花雨。
比来官长能相怜,民闲蛱蝶飞青钱。
黄金白璧驮西马,明珠紫贝输南船。
繁华消歇如翻掌,宫中赋敛年年长。
里巷萧条去不归,华屋重门结蛛网。
语中呜咽不欲闻,道旁虎狼方纷纭。
麒麟凤凰那复得,使我益重髯参军。
参军在官近一考,素发萧萧坐成老。
上言掣肘下吏骂,赖有闾阎独称好。
杭州公事天下繁,大才处决无留难。
参军累官日益贵,何术可使斯民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经历(官职名)李全初卸任返乡时的社会景象,通过一位老人的回忆,展现了繁华与衰败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老人回忆往昔(开头到"小院新声杏花雨")
老人悲伤地回忆年轻时杭州的繁华:百万大军经过都像过客般寻常,权贵夜行无人知晓。街巷里孩子们嬉戏学外语,酒楼乐声不断,处处歌舞升平。这里用"杏花雨"等意象营造出昔日的纸醉金迷。

2. 虚假繁荣与真实衰败("比来官长能相怜"到"华屋重门结蛛网")
表面上官府假装体恤百姓,实则横征暴敛。商队运载着黄金珠宝往来贸易,但这种繁华像手掌翻覆般瞬间消失。随着赋税年年加重,街巷萧条,豪宅结满蛛网。用"蛱蝶飞青钱"暗喻虚假繁荣,"虎狼纷纭"直指贪官污吏。

3. 对清官的呼唤("麒麟凤凰那复得"到"赖有闾阎独称好")
在污浊的官场中,诗人特别敬重李全初这样的清官。虽然他为官多年头发已白,上下受气,但百姓都称赞他。"麒麟凤凰"比喻难得的清官。

4. 终极追问(最后四句)
点明杭州公务繁重,称赞李全初处理政务的才能,但提出更深层的思考:官员升迁固然好,但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这个结尾的质问振聋发聩。

诗歌魅力在于:
- 用老人视角增强历史沧桑感
- 今昔对比手法突出社会剧变
- 对贪官的动物化比喻(虎狼)生动犀利
- 最后抛出的民生之问超越时代,至今发人深省

全诗通过个人命运折射时代变迁,在赞美清官的同时,更表达了对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忧患意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