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
洛阳昔全盛,辏集竞繁华。
歌钟连九陌,楼台接万家。
御水年年柳,名园处处花。
娇艳固绝伦,相逢日又斜。
地形控襟喉,雄图匪矜誇。
盛衰虽无端,变动先萌芽。
世事随转烛,晚路如奔车。
人物偶萧条,感念长咨嗟。
歌钟连九陌,楼台接万家。
御水年年柳,名园处处花。
娇艳固绝伦,相逢日又斜。
地形控襟喉,雄图匪矜誇。
盛衰虽无端,变动先萌芽。
世事随转烛,晚路如奔车。
人物偶萧条,感念长咨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从繁华到衰落的变迁,充满对盛衰无常的感慨。
前六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洛阳全盛时的景象:街道上歌舞不断,楼台密集相连,皇家园林的柳树年年翠绿,名园里处处鲜花盛开。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座充满活力的繁华都市。
"娇艳固绝伦,相逢日又斜"两句笔锋一转,暗示好景不长。就像最美的花朵也会凋谢,最盛的繁华也会迎来黄昏。
接着诗人点明洛阳地理位置重要,这种雄伟不是夸耀,而是事实。但即便如此重要的大都市,也逃不过盛衰轮回的命运。"盛衰虽无端,变动先萌芽"道出一个深刻哲理:衰落往往在人们不注意时就悄悄开始了。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感悟:世事像风中烛火变幻不定,人生晚年像疾驰的马车般匆匆。看到昔日繁华的洛阳如今人物萧条,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
全诗通过洛阳的兴衰,表达了三个层次的思想: 1. 繁华终将逝去的必然性 2. 衰落往往始于细微处的警示 3. 面对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诗人用具体可感的意象(歌舞、楼台、柳树、鲜花)让抽象的历史规律变得生动,最后落到个人感受上,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这种通过城市变迁看人生哲理的手法,在今天依然能引发我们对城市发展和人生际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