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梅

数点枝头黏白玉,一年春意动黄钟。
为渠拚受风流罪,只恐风流不到侬。

现代解析

这首《对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早春梅花的景象,并巧妙融入了诗人的情感。

前两句写景:"数点枝头黏白玉,一年春意动黄钟" 枝头几朵梅花像黏着的小白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早梅的晶莹可爱。"黄钟"是古代音律中代表阳春的乐调,这里用"动黄钟"形容梅花一开,仿佛奏响了春天的序曲,让人感受到生机萌动的气息。

后两句抒情:"为渠拚受风流罪,只恐风流不到侬" 诗人幽默地说,为了欣赏梅花("渠"指代梅),自己甘愿冒着被说"风流"的风险来赏花,却又怕梅花这"风流客"不肯眷顾自己。"拚受"(宁愿承受)和"不到侬"(不光顾我)的对比,把爱梅之心写得俏皮又真挚,仿佛在和梅花斗嘴撒娇。

全诗亮点在于: 1. 拟人化:把梅花比作有脾性的朋友,打破传统咏梅的严肃感。 2. 反差幽默:明明是自己主动赏梅,偏说成"怕梅花不理我",情感更显鲜活。 3. 以小见大:通过几朵早梅,捕捉到春天初醒的微妙瞬间,传递出对自然的珍爱。

就像现代人看到初春第一朵花会惊喜拍照,诗人用口语化的表达,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共情那份对春天的雀跃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