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清凉寺竹

茂林修竹绿侵雪,清到心君赖有君。
李主当年饱凉后,民间苦热几曾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清凉寺的竹林为切入点,通过对比手法传递出深刻的社会关怀。

前两句写竹林景色:茂密的竹林连成一片绿色,仿佛能浸染积雪("绿侵雪"的夸张手法突出竹林清冽感)。第二句用双关——"清"既指竹林清爽,也暗指清廉品格,说这份清凉能直达内心,全靠竹子("君"指竹)的存在。

后两句笔锋一转:南唐李后主(李主)当年享受完这里的清凉后,可曾听说过百姓在酷暑中的苦难?这里用历史典故暗讽统治者只顾自己享乐,不体察民间疾苦。

全诗妙在:
1. 用"竹"的清凉反衬人间疾苦,自然景物成为社会批判的载体
2. "清"字双关,把自然特征与品德评价巧妙结合
3. 最后两句的质问看似平淡,实则尖锐,揭示出"上位者不知民间苦"的永恒主题

就像今天我们看到美景时,若能联想到还有人在为生存挣扎,就与诗人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种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的写法,让简单的竹景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叶辉

叶辉,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以从政郎知建德县(《淳熙严州图经》卷二)。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