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读书人追求学问的困境和无奈。
第一句"秦火经来道失真"说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很多古代经典的真义都失传了。就像现在很多古籍的原貌我们已经看不到了。
第二句"下帷发愤每劳神"描写读书人关起门来刻苦钻研的样子。就像现在学生熬夜备考那样辛苦。
第三四句最精彩,说这些用功读书的人最后发现,真正能成功的不是靠死读书,而是要靠像"平津老臣"(指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那样懂得人情世故、会做官的人。这就像现在很多人寒窗苦读多年,最后发现成功更需要人脉和处世智慧。
整首诗用简单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有时候真才实学不如处世之道。这种古今相通的感慨,正是这首诗打动人的地方。它既写出了古代读书人的辛酸,也让我们现代人产生共鸣。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