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由、超脱世俗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画面中烟雨迷蒙,山谷幽静无人,显得空旷而寂寥。"渺愁予"三字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愁,仿佛被这朦胧景色触动了心事。
后两句抒情:诗人看着画中的景色,突然产生一个愿望——希望能在这烟雨时刻拥有一叶小舟,像画中的渔父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必像屈原(三闾大夫)那样为世俗所困。这里的"傲"字不是骄傲的意思,而是表达渔父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诗人通过欣赏一幅画,联想到两种人生选择——一种是像渔父那样逍遥自在,一种是像屈原那样忧国忧民。在烟雨朦胧的美景中,诗人更向往前者,体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压力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