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
暮霞无奈似芙蓉。
皮偏向楚天红。
江岸幽,频极目。
指点几间茅屋。
女儿生小住堤边。
消受绿杨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黄昏美景,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般充满诗意。

上片开头用两个巧妙的比喻:江水像少女拖曳的裙摆,青山像女子盘起的发髻。夕阳下,晚霞红得像芙蓉花,但比不过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特有的红艳。这里用拟人手法,把山水都写活了。

下片镜头转到江岸边,诗人频频远望,指着几间茅草屋。原来有个姑娘从小住在堤岸旁,终日与绿柳轻烟为伴。最后两句看似简单,却藏着深意:这个生长在自然怀抱里的姑娘,本身就是这幅水墨画中最灵动的部分。

全词妙在:
1. 色彩浓淡相宜,晚霞的艳红与绿杨的淡绿形成对比
2. 动静结合,流动的江水与静止的茅屋相映成趣
3. 通过"女儿"这个人物,让风景有了烟火气,仿佛能看见她坐在柳树下乘凉的身影

就像用文字拍纪录片,先拍大场景的山水晚霞,再聚焦到江岸茅屋,最后给姑娘一个特写,层层推进中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