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猿叟留菊元韵 其二
苍苍孤松外,更有一林竹。
徘徊松竹间,数子皆耆宿。
老圃且共娱,清霜忽忘肃。
正喜餐黄英,有客来不速。
坐客静相对,狂谈惟我独。
城东晚香叟,新诗示一轴。
为报岭头梅,驿使已相属。
我欲祷苍苍,留此东篱菊。
但得傲霜枝,常伴破茅屋。
何须白衣至,醇醪吾自足。
徘徊松竹间,数子皆耆宿。
老圃且共娱,清霜忽忘肃。
正喜餐黄英,有客来不速。
坐客静相对,狂谈惟我独。
城东晚香叟,新诗示一轴。
为报岭头梅,驿使已相属。
我欲祷苍苍,留此东篱菊。
但得傲霜枝,常伴破茅屋。
何须白衣至,醇醪吾自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充满了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开头写景:苍劲的孤松旁,还有一片竹林。诗人在松竹间漫步,身边几位老友都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他们在菜园里一起赏菊,连寒冷的霜天都忘记了。
接着写生活场景:正高兴地赏菊饮酒,突然有客人不请自来。大家安静对坐,只有诗人自己谈兴最浓。一位住在城东、爱菊的老友("晚香叟")带来新写的诗卷,诗人读后想到远方的梅花,希望驿使能传递消息。
最后抒发情怀:诗人向苍天祈祷,希望东篱的菊花能常开不败,让这傲霜的菊花永远陪伴自己简陋的茅屋。他觉得只要有菊花相伴,不需要别人送酒来,自己酿的粗酒就足够尽兴了。
全诗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他珍视与志同道合的老友交往,更享受与菊花、松竹为伴的隐居生活。菊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坚贞的品格,而简陋的茅屋和自酿的粗酒则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